关于人工智能与终身学习的上海共识——迈向“师-机-生”三元共生的终身赋能社会新纪元

发布时间2025-11-13
浏览量:50

  

  序言:时代的回响与共识的凝聚

  今日秋风送爽,我们这些来自全国教育、科技、产业各界的同仁,于黄浦江畔共聚一堂。面对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三次教育革命浪潮,我们认为,教育正从“师-生”二元结构转向“师-机-生”三元结构,一场虚实融合、人机共生的教育平台新格局正在形成。在此,我们达成以下共识,以期为中国的终身学习事业锚定正确方向,为“人工智能+”行动注入中国特色的教育灵魂解答。

  一、我们的核心共识:拥抱教育革命,坚守人性本真

  共识一:我们正身处“第三次教育革命”的历史关口。

  我们赞同,继农耕时代的个性化教育与工业时代的规模化教育之后,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三次中国教育革命已然到来。这不仅是技术的叠加,更是教育范式、结构与生态的整体重构及中国解答。

  共识二:机器已从工具进化为教育的主体之一。

  我们确认,人工智能已不再是被动的辅助工具,而是能与人协同突破认知传承局限的智能伙伴。未来的教育,是教师、机器、学生三者互学习、同进步、共成长的和谐共生体系。

  共识三:教育的“变”与“不变”是合理发展的根本哲学。

  我们坚信,技术奔涌向前,“变”的是方法、手段与模式,“不变”的是育人本质与求真向善的教育初心。教育的灵魂在于唤醒生命,技术的使命在于赋能成长,绝不能仅仅以虚拟交互,替代师生间相互问候及讨论提升的眼神温度及思想碰撞。

  二、我们的行动共识:社会赋能共生,驾驭教育未来

  对学习者的呼吁:从教育的平台“依赖者”转变为智能化教育平台的“驾驭者”。

  我们倡导,所有学习者必须建立“驾驭AI平台,而非纯粹依赖AI平台”的强势文化心态。终身学习的核心目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将构成人在AI时代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鼓励在真实场景中学习,针对性地提出并解决具有挑战性的具体问题。

  对教育者的呼吁:从知识“传授者”转型为社会价值“引领者”、 创造新思维与认知能力 “塑造者”。

  我们呼吁,广大教师应主动转型为 “学习模式设计师”与“社会价值引领者”。其主要职责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价值塑造、思维训练、情感教育与创新引导,指导学生运用AI工具平台进行面向实际问题的深度学习与能力提升。

  对技术应用的共识:应用效率提升必须服务于技术本质回归。

  我们主张,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必须解放师生于相关的机械性劳动和学习,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创造性教育活动和有温度的师生情感交流。我们坚决反对将AI沦为标准化批改的“效率型机器”或学术不端的“代写型枪手”,警惕其对批判性思维与情感互动能力的不合理消解。

  对发展路径的共识:强化基础教育,守护教育伦理。

  我们强调,越是在快速变革的时代,越要重视数理基础、工程基础和人文素养的深度融合。同时,必须将伦理和道德风险评估引入教育全流程,确保智能教育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合理发展,为人机共生社会奠定智能治理的安全基石。

  结语:共创三元共生的美好未来

  我们深知,这场教育变革的终极目标,不是仅仅让机器行为更像人,更不是让人变为机器,而是让机器助力人--成为更具智慧、更具情怀、更具担当的人。让我们携手,共同构建一个“师-机-生”三元共融、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终身学习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技术为教育赋能,教育为生命导航,让每一朵独特的生命之花,在人与机器和谐共生中灿烂绽放。

  这里,我们庄严宣告: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人工智能终身学习专业委员会,正式启航!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人工智能终身学习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全体与会者

  中国·上海,2025年11月9日

Baidu
map